文章
  • 文章
搜索

www.xbnzw.com.cn

首页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 调研报告:甘谷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详细内容

调研报告:甘谷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3-04-27     作者:张彦欣【转载】   来自:甘肃三农在线

——2023年度甘肃省“保护农业生态资源,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征文、摄影、微视频大赛参赛作品展示

甘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中上游,常年干旱少雨,农膜覆盖被广泛用于小麦、玉米、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的栽培,已成为当地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的关键性农业技术措施之一。近年来受干旱和极端天气的影响,农膜使用量逐年有增加趋势,致使“白色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基本情况

甘谷县是旱作农业大县,全县2021年以来地膜覆盖面积年平均39.9万亩,农膜用量年平均2672吨。甘谷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废旧农膜加工企业一家,回收网点22个,分布在全县15个乡镇。全县每年平均共回收废旧农膜约2170吨(其中棚膜1020吨,地膜1150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63%。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情况

采购高标准地膜,开展地膜“以旧换新” 甘谷县农业农村局严格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实施方案要求,公开招标采购覆盖时间符合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T 2443-2019)中Ⅱ类地膜要求,方便广大农户采购、使用厚度≥0.015MM的加厚高强度地膜,按照5:1(折纯)的兑换比例开展地膜“以旧换新”,通过开展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工作,全县力争实现农户“花低价、用厚膜”,企业“供好膜、促回收”,政府“强监管、治污染”的责任共担、收益共享的多赢格局。推动全县高标准地膜全面应用,有效提高地膜可回收性。

加强回收网点建设,实现主要覆膜乡镇回收网点全覆盖 在大庄镇大庄村、新兴镇西王家村、古坡镇上店子村扶持建设三个废旧地膜专业化回收点,实现主要覆膜乡镇回收网点全覆盖。以福山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瑞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为依托,依托建成的废旧地膜回收点,负责组织辖区内农户,积极开展废旧地膜机械捡拾,购置适用的废旧地膜捡拾机械、回收工具等。完善回收网络体系,推广地膜机械回收技术,开展地膜机械回收服务,降低地膜捡拾劳动强度,提高地膜回收率。

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宣传培训 甘谷县农技中心在各乡镇宣传地膜科学利用回收,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媒介,通过印发宣传单、赶科技大集、刷写墙体标语和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废旧农膜对环境、耕地污染的危害性及回收再利用的重大意义,组织干部职工成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宣传小分队,在顶凌覆膜和秋覆膜期间,大力宣传“以旧换新”及“废膜兑换小商品”,扩大兑换工作的影响力。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对广大农民进行宣传培训,让广大农民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废旧农膜对环境的危害,教育、引导、鼓励群众自觉地参与到废膜的回收工作中来。

大力推广生物降解膜,加快推进替代步伐  采购全生物降解膜年均8.18吨,开展旱作农业、早春地膜马铃薯全生物降解膜替代示范,鼓励和引导农民使用全生物可降解膜,加快推进替代步伐。

坚持做好残膜定点监测工作,准确掌握残膜变化情况 在全县建设20个数据采集样点,分布在全县15个乡镇20个村,每个采样点按5个样方的标准进行采样,共采集样点100个,按照统一操作规程开展定位监测,准确掌握地膜残留量变化情况。

在关键时期,重点区域开展废旧农膜回收集中整治 在早春顶凌覆膜及揭膜的关键时期,在重点区域,积极组织甘谷县盘安宗海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厂及回收点、商贩及农户在磐安镇、安远镇、古坡镇、谢家湾乡等乡镇开展废旧地膜 “以旧换新”、“废旧地膜兑换小商品”活动。结合“三边一部”生态环境整治,积极调动干部、企业、群众三方力量,在磐安镇“五坪”陇海铁路沿线及渭河沿线扎实开展为期一月的废旧农膜捡拾集中整治。在谢家湾乡年家湾村、韩家窑湾村开展废旧地膜机械捡拾技术示范,示范面积800亩。

开展“以旧换新”及“废膜兑换小商品”以村级回收点为单位,扩大“以旧换新”及“废膜兑换小商品”试点范围,在顶凌覆膜和秋覆膜期间,开展“以旧换新”及“废膜兑换小商品”及培训工作,扩大兑换工作的影响力。在全县重点区域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单位,开展“以旧换新”, 带动全县废旧地膜回收工作再上新台阶。

依法落实监督管理职责  切实贯彻落实《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有关要求,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协作,结合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追根溯源,坚决杜绝不符合国家和我县质量标准的地膜出厂、入市、进田。

存在的主要问题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化程度不高,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络建设的指导和扶持力度有待加强。废旧农膜回收网点覆盖范围不够广,农膜回收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残留地膜机械化捡拾程度低,主要靠人工。目前残膜回收机具使用率低。一是甘谷县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推广刚起步,推广和使用还需要一个过程,从而导致有了残膜回收机具使用率低。二是残膜回收机具价格过高、农机户购买力有限。

地膜捡拾劳动强度大,补贴价格低,农户捡拾交售积极性不高。回收补贴偏低,回收企业回收成本太高,企业经济效益低,农膜加工利用受到限制。

加工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甘谷县对废旧农膜初加工废旧颗粒的企业只有两家,进行深加工产品的企业只有盘安宗海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厂一家。  

对策建议

加快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需要全社会广泛重视,尽快形成农户积极捡拾、网点应收尽收、提升企业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体系,推动形成良性回收加工体系。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以奖代补,提高农民捡拾积极性 劳作强度大而收益低微,是影响农户捡拾、收集、交售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加大补贴以旧换新资金,促进农户拾捡残膜的积极性。一是强化废旧农膜回收责任制。把残膜回收作为考核指标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责任书,乡镇主抓教育引导,村组主抓交售服务。根据乡镇农膜年投入量,以81%回收率为标准,视回收达标率情况给予乡镇和村组奖励,以奖促治,逐年提高回收率。二是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建议加大废旧农膜机械回收、初加工、产品深加工等设备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升级改造。三是鼓励企业划片回收。企业就近与乡镇政府、村组签订交售合同。

综合提高废旧农膜捡拾率治理“白色污染”重在回收,关键是提高土壤残膜捡拾率。一是指导农户使用厚度用厚度≥0.015MM的加厚高强度地膜,适时揭膜,一膜多用,降低人工捡拾劳动强度。二是大力推广整地、残膜回收一体机。每个乡镇选取一个农膜用量较大的村组为机械化捡拾推广示范点,中央和省财政投资购置机械,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对农户进行保本捡拾作业,三年内实现每村配备1至3台机械,逐步替代人工捡拾。

建立完善回收网络,提高农膜回收率  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络建设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增加回收网点数量,提高废旧农膜回收率。以方便农户交售为原则,不断扩大回收服务范围,实现“村村建设回收屋,乡乡设立回收站”,从根本上解决群众交售难问题。回收点建设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监管,村组主任为回收第一责任人,做到应收尽收,消灭盲区,切实提高服务功能,形成“全面覆盖、严格监管、有序运行、企业受益”的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建议中央财政给村组回收点配备小型三轮运输车,每吨补贴30—50元,企业定期到回收点统一回收。

加大科技攻关,加大使用生物降解膜  降低可降解膜的生产成本,要加快应用。可解膜的降解率要达到95%以上,否则由厂家进行起收前的残膜回收工作。

责编:许丽 


seo seo